9月9日,交通范围国家AI应用中试基地建设工作部署会在山东青岛举行,标志着青岛、绵阳、厦门3个首批交通范围国家AI应用中试基地全方位启动建设。
3个基地将分别围绕智慧港口、城乡物流和应对保障、国际物流Supply chain等方向,通过汇聚行业资源、开放应用场景、提供验证环境,加速AI革新成就转化和产业生态培育,携手塑造交通范围国家AI应用革新高地。
中试基地是加速AI应用规模化、标准化、体系化进步的共性能力平台,承担着将行业应用设想转化为商品策略,并飞速推向市场的要紧使命。国务院印发的《关于深入推行“AI+”行动的建议》为“AI+”行动按下加速键。交通运输部积极响应国家“AI+”行动部署,系统推进“AI+交通运输”推行路径,推进青岛、绵阳、厦门3地成功获批建设首批交通范围国家AI应用中试基地。
交通运输部科技司有关负责同志表示,要强化技术引领、搭建协同平台、聚焦成就转化、培育共赢生态,搭建好“技术研发—场景验证—产业培育—生态塑造”的桥梁,让实验室里的革新成就真正走进行业应用一线,推进基地建设走深走实,将中试基地塑造成AI在交通运输范围的“试验田”“孵化器”和“示范窗”,成为推进行业自动化升级的“现实生产力”,奠定AI在交通运输范围规模化应用的坚实基础。
会上,3个中试基地的牵头单位山东港口青岛港集团公司、绵阳科技城新区投资控股(集团)公司、厦门Supply chain数智革新公司分别介绍了基地建设策略和现在工作进展。活动同期还为港口行业AI联合革新实验室揭牌,并发布“AI+港口”倡议书。